近日,經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托廣東省建筑業協會組織專家評審和評審委員會審議,公司申報的《異形外立面結構智能型爬架施工工法》、《地下室底板釋放水浮力法疏排水系統施工工法》等六項工法,被評為“2015年度廣東省省級工法”,詳情如下:
一、異形外立面結構智能型爬架施工工法:研制了一種以建筑結構外圍最大尺寸安裝智能型爬架,采用流水段分段分單元升降,提升點設可調限位支頂器和可折疊式翻板等手段,實現了異形外立面結構爬架的智能提升和安全防護。
二、地下室底板釋放水浮力法疏排水系統施工工法:通過設置盲溝、碎石疏水層等疏排水措施,使地下室水位保持在預訂標高之下,減少地下水對建筑物的浮力。
三、屋面無滲漏一體化施工工法:利用滲透結晶防水材料與水和混凝土反應生成不溶于水的晶體填塞混凝土內的結構縫隙,形成滲透結晶防水層,實現結構防水層一體化施工,加快施工進度,節約成本。
四、懸挑層外剪力墻鋁模模架施工工法:采用鋁模懸挑層留洞,重復利用預埋螺桿支撐頭、外剪力墻鋁模起步版增加短背楞加固等手段,解決了鋁模外墻懸挑層工字鋼預埋不到位、螺桿孔滲漏問題,增強了模板側向抵抗力,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五、便拆式樓層垃圾回收通道施工工法:采用定制的薄壁焊接鋼管制作成樓層垃圾回收通道,安拆方便;設計斜向轉運通道,減少重物落點沖擊力;回收通道的入料口為封閉式喇叭口的活動蓋板,底層出料口安裝噴霧系統,并設有無底布袋,有效地降低了揚塵。
六、復合樁基抗震裝置施工工法:通過在樁頂與筏板之間設置復合樁基抗震裝置調整基礎剛度,保證樁土變形協調共同受力;在地震發生時,抗震裝置變成阻尼器,有效耗散地震能量,對主體結構起到較好的保護。
以上工法,均在公司工程項目中得到應用,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文:劉麗麗) |